#Family

小朋友沒耐性、注意力不集中需一步步調整

*本頁面的文章內容由Blogger撰寫、提供及發佈,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對所有Blogger文章的圖文內容、立場、真實性、資料準確性,均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Advertisement

專注力失調問題,又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影響大腦和行為的疾病,在兒童期發病率較高。患者一般都集中困難、衝動或多動行為等,這個問題會干擾或降低他們在社交或學校的生活,目前雖然尚無完全根治專注力失調的治療,但的確有幾種方法控制症狀

專注力失調的病徵

1.注意力不足

指患者在做任何事時都缺乏毅力,難以集中,並且思緒變得混亂。

2.過度活躍

Advertisement

指患者在不適當的情況下身體不斷郁動,例如:不斷輕拍物件、說話、煩躁等。

3.衝動

指患者在沒有考慮過的情況下,或沒有耐性下採取衝動的行為,而該行為可能潛在高傷害力或對他人造成滋擾。

專注力失調的原因與治療

Advertisement

專注力失調的誘因大概可以分為三個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後天因素及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患者有先天性腦傷或遺傳病。後天因素大多與他們的成長環境有關,例如父母離異、家庭暴力等。而心理因素則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或學校的管教方式不當導致患者無自信或降低自尊,所以要解決專注力失調問題就需要對症下藥。

藥物治療

專注力失調可以用哌醋甲酯(利他林)等有興奮成份的藥物來舒緩,這種藥物的療效很顯著,通過增加大腦的多巴胺和腎上腺素去減少患者過度活躍和衝動的行為,並提高他們的專注力。不過長期服用該藥物可能會導致高血壓、癲癇發作、心臟病、青光眼等問題,所以使用藥物前一定要咨詢醫生意見。

Advertisement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的重點在於患者身邊的人,他們需要家人、老師和朋友的指導和理解,當遇到挫敗時,不應過份責備患者,而是應該從旁幫助他們克服負面情緒,建立彼此互信關係,才可以充分發揮潛力。

行為療法

Advertisement

行為療法是透過不同的活動,去可以改變專注力失調患者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家人和老師可以為患者的特定行為製定一些策略,以幫助他們學習適當的行為。例如當他們成功完成任務,或在學業上得到某些成就時,可以用即時的獎勵方式來鼓勵他們。另外,也可以讓他們多與其他人溝通和玩耍,並學習與他人合作和相處,因為一個完善的人際網絡對於患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圖/Freepik

 

原文轉至:https://www.afterworktoday.com/family/183024/經常-坐唔定-正視兒童專注力失調問題刻不容緩/

Advertisement

*本頁面的文章內容由Blogger撰寫、提供及發佈,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對所有Blogger文章的圖文內容、立場、真實性、資料準確性,均不負任何法律責任。